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于文盛 王文卿 青岛报道
秋风为序,启梦新程。8月28日,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5级新生迎新工作在市北校区有序开展。学院围绕“专业启蒙早入手,成长规划早起步”的理念,通过沉浸式体验、互动式交流、场景化展示,让新生在报到首日便触摸专业温度、感知学科魅力,为开启大学专业学习筑牢基础。
专业元素“沉浸式”亮相,展览区变身专业认知“第一窗口”。学院在迎新现场设置集“专业成果展示、实践体验互动、师生交流答疑”于一体的“专业启蒙空间”。“作品展览区”,从建筑设计到规划实践,全方位展现学科魅力;“建筑模型展区”包含建筑微缩模型、城市更新设计图册、乡村规划实践方案以及学院学子优秀获奖作品等。城规231张嘉睿一边指引新生观察模型细节,一边分享设计思路,“未来你们也会参与类似项目,用专业知识解决真实的城市问题。”
师生互动 “精准化”对接,专业引导贯穿迎新全流程。“老师,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软件技能?”“学长,建筑设计课程的作业形式是怎样的?”在迎新现场,学院教师、学长学姐与新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。建筑系史学鹏老师结合学院学科发展历程,围绕“建筑如何塑造空间”为新生解读专业内涵,并鼓励新生们从入学开始,积极培养专业兴趣、空间思维和社会责任感。同时,学院设计了“朋辈互助学习机制”,每位新生在报到时都会看到一份“专业成长伙伴联系卡”,卡片上既有高年级优秀学长的联系方式,也有量身定制的“专业入门建议”。这种“一对一” 的对接模式,能更精准地解答新生的专业困惑、解决问题。
实践认知“场景化”延伸,专业启蒙衔接未来学习。学院设置“手绘体验区”“动手体验区”,通过现场实践,让新生在一笔一画、一拆一装中体验建筑学的特色,为后续专业学习筑牢兴趣根基。在“手绘体验区”,建筑系教师马青松耐心为新生讲解指导建筑手绘,“手绘是建筑与规划专业的‘基本功’,希望通过这样的小体验,让大家感受专业学习的乐趣。”“动手体验区” 则充满探索与挑战,桌上摆放着“鲁班锁”和榫卯两类传统建筑构造模型,建学251刘思佟说道:“动手体验区”特别有意思!我第一次亲手拆装鲁班锁和榫卯模型,原来搭房子不只是画图那么简单,木头零件一扣一合,特别神奇,期待在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开启建筑学之旅!
未来,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学院将继续以专业启蒙为起点,为新生们搭建“认知—学习—实践”的成长平台,引领新生们从懵懂探索到深耕细作,用设计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。